9月26-29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产业精英相聚于此,发起一项名为“一亩葡萄园·荒漠变绿洲”的全新生态农业公益项目,并发表《红寺堡宣言》。联合国世界旅游联盟副主席李金枝,知名投资人、巴爷汇总会长、上海巴爷科技创始人周子雄,德商汇总会长王锡钧,宁夏罗山酒庄董事长王峰,红寺堡区区委副书记王荣,区委常委、副区长涂德望、党玉龙,区长助理苏文忠等领导及100余位企业家共同见证了这一盛举。
此间,联合国世界旅游联盟、上海巴爷科技、德商汇等团结全国各地精英企业家,共同呼吁发起“认领一亩葡萄园·致力荒漠变绿洲”的大型公益活动,帮助宁夏红寺堡的贫困人口稳定、持续脱贫。
据介绍,红寺堡位居宁夏中部,是国家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1236”工程)的主战场,是全国最大的生态扶贫移民集中区。此前,当地将宁夏山区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的20余万人口异地移民搬迁于此,借助黄河水利工程,发展黄河灌区。
此前,当地民众生产、生活极度缺水,取水点往往在10余公里之外。从宁夏山区搬迁至红寺堡区,当地发展了10万亩葡萄种植业,诸多群众借此摆脱贫困。
然而,受市场波动、销路不畅等因素影响,部分民众选择砍掉种植多年的葡萄树,重新种植创收较低的玉米。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对于葡萄酒行业来说,10年的葡萄树能产出最好的酿酒原料,并且价值极高,当地民众砍掉葡萄树非常可惜。如果能有合适的销售渠道,有稳定的收入,这片生长在宁夏贺兰山东麓的葡萄园必将更有价值,成为企农致富的希望和当地人民的骄傲。据介绍,宁夏红寺堡地区地处塞上,日照时长、日夜温差大,土地系沙质,非常适宜葡萄生长。
有鉴于此,前述社群组织邀请全国各地企业家们,发起君谷酒业“一亩葡萄园·荒漠变绿洲”活动,希望借此帮助当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对此,上海巴爷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周子雄表示,此前,他长期饮用进口葡萄酒。直到接触、品尝了宁夏贺兰山东麓产的葡萄酒后,才被国产葡萄酒所折服。
周子雄说,实地考察后,他发现,地处西北腹地的红寺堡不仅盛产葡萄,而且出产枸杞、滩羊、土豆、白萝卜等优质农产品,但市场销售始终是一个困扰当地发展的短板。
作为中国社群、共享经济的先行者,周子雄表示,依托巴爷汇、德商汇等诸多社群组织,打通优质生态农产品和中高端市场的渠道,借此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这是共享经济践行者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3天来,100多位企业家在红寺堡区领导的带领下参观考察了中圈塘葡萄种植基地,领略了“中国葡萄酒第一镇”的魅力。当参观至移民旧址时,企业家们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纷纷表达了加入这场声势浩大的生态公益活动的意愿和决心。最后,企业家一行考察了百瑞源生态有机枸杞产业园。
据介绍,成为“一亩葡萄园·荒漠变绿洲”的“窖主”们,每年可获得108瓶优质葡萄酒,连续20年。此间,当地果农可借此每亩每年增收3000元左右。如此,在消费升级的推动下,中高端人士获得“高端私人订制”产品,而当地果农也能实现稳定持续脱贫。
宁夏这片神奇的热土,孕育着富饶的物产。这里生长着闻名于世的枸杞;弱碱富硒的羊肉;石头缝蹦出来的硒沙瓜又沙又甜;长枣、萝卜、土豆好吃得让您欲罢不能。这里同样生长着优质葡萄,为“七分靠种三分靠酿”的葡萄美酒提供着优质原料。近年来,当地凭借葡萄美酒广交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