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服务热线

    15126754888

  • 官方微信号

 
新闻资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依托生态河源打造农产品中的“奢侈品”

发布时间:2018-01-30 10:01:36 | 来源:xx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业农村现代化,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进行了部署,明确了从深入推进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深化农村土地产权等制度改革、深入推进精准脱贫等方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如何依托河源生态优势和区位优势,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描绘好“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画卷?28日,河源团代表们讨论热烈,大家纷纷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河源生态环境良好,是天然的优质农产品种植基地。但目前河源农产品的品牌价值还未发挥出来,在珠三角城市的大型电商平台上和传统超市里,也很少见到河源优质农产品的身影。

省人大代表、河源兴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温东岸表示,根据现有的《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进入电商平台或者超市必须具备SC生产许可证、检验检疫报告、食品流通许可证和知名品牌商标等要素。建议政府建立SC生产许可证和农产品检测公共服务中心,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符合标准的农产品进行统一收购深加工,使河源优质农产品获得销售相关证件,这对河源发展现代农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很重要。

温东岸认为,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一批知名农产品品牌,是河源优质农产品拓展销售渠道、走向更广阔市场的关键。如连平县忠信“三宝”中的大蒜深加工,普通的蒜头加工成火蒜、黑蒜,价格就成倍增加,以销带种,重塑了忠信传统品牌,这就是整县统筹、依托整镇和邻近贫困村连片开发的较好例子。他建议推广整县推进的模式,吸引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更多向农村流动,建立农产品深加工企业,通过工业设计进行农产品外包装升级等,培育一批知名农产品品牌,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真正把生态河源的优质农产品打造成农产品中的“奢侈品”。

规划先行,建设美丽乡村

今年,广东将全面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实现粤东西北地区80%以上、珠三角地区全部村庄基本完成基础整治任务。

省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委员黄诚宽认为,广东大部分地区村庄规划滞后,住房建设无序,“有新屋无新村”的现象普遍存在,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

黄诚宽建议省财政加大资金投入,支持粤东西北地区开展农村规划和建设管理,确保新房建设整体美观、有序,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齐全,让乡村真正变得美丽宜居。

搭建高校与农村的发展信息互动平台

省人大代表、和平县上陵镇丰溪村瑞丰生态农场水果种植专业户刘丽萍对农村信息化发展十分关心。她说,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口的不断增加,农村缺乏年轻劳动力,剩下的年龄较大的村民很难接受新的理念、新的技术,这也是导致农业生产“零、散、小”的重要原因。

刘丽萍建议省政府牵线,让省高校与村、合作社共建农业信息互动平台,形成一种长期稳定的互动配合机制,通过这个平台一方面可以为乡村振兴、新型农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充分利用河源的生态、土地资源,将高校的最新科技、研究成果应用到生产一线,提升农产品价值,增强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为高校人才提供优质的实践基地。

来自龙川县岩镇鹊塘村的省人大代表卢海更关心基层队伍建设。他表示,在信息化社会,村里办公也用上了电脑、复印机、扫描仪等,给群众办事带来了很多方便,这也要求基层干部具备更高的素质。他建议,要注重培养基层干部队伍,培养选拔更多的年轻干部下基层,让他们愿意扎根农村、服务农村,带领大家把农村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首页 走进佳隆 产品展示 新闻资讯 休闲农庄 生态养殖 绿色种植